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365体育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青春“池”骋 共创未来
——我市青年工作综述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 许倩琪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8
[字体:]



图为“青年夜校”365体育:画课现场。 记者 张延鹤 摄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一年来,池州共青团聚焦青年成长成才需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池州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理想之光,引领青春航向
  4月17日,在池州市第十一中学的课堂上,“理响池州·青年说”宣讲正在进行。台上,讲师团成员章宁将池州红色故事徐徐道来;台下,青少年们聚精会神,被那段烽火岁月深深震撼。宣讲结束时,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其实,在宣讲前一周,章宁仍在为如何讲解犯难。“既要避免说教感,又要突破时空壁垒,让‘00后’与百年前的革命者产生情感链接。”办公桌前,章宁反复推敲讲稿,力求找到最佳表达方式。
  “精准对接是理论传播的重点之一。”团市委组宣部部长黄菁告诉记者,不同人群感兴趣的宣讲主题、宣讲形式都不尽相同:中学生偏好沉浸式故事体验,新兴产业青年关注红色精神与职业发展的融合,社区青年则更倾向实践案例解析。
  为此,团市委分层分类建立宣讲需求清单,打造“理响池州·青年说”宣讲品牌,根据不同青年受众的需求,提供“私家定制”的宣讲服务,并通过“线上点单”“线下切磋”“集体备课”等方式,分众化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为让政策理论宣讲既有泥土气息又具时代活力,我们立足池州红色、绿色、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将‘国家叙事’转化为‘池州故事’,以身边的人物、案例、数据增进青年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黄菁说。
  一年来,全市共组织“理响池州·青年说”青年宣讲团开展“六进”宣讲活动27场次,覆盖社区、企业、学校、快递外卖等领域青年3200余人。在池州学院,学生们听完“理响池州·青年说”主题宣讲后,自发组织、参与志愿宣讲系列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表演红色话剧,推动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精准服务,护航青年成长
  “大家注意看,这就是墨分五色,分别是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4月23日晚,池州“青年夜校”第八期365体育:画课程如期开课,张小轼老师正在指导学员们画花鸟。学员夏俊慧表示,通过参加“青年夜校”,她不仅学习了365体育:画的绘画基础,还结识了一群兴趣相投的朋友。
  去年5月份以来,我市创新推出“青年夜校”课程,在市县两级设立19家“青年夜校”,为青年提供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多种类型课程,为池州青年成长成才充电赋能,目前已吸引2300余名青年参与,成为广大青年业余学习与成长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不断增强池州青年获得感和凝聚力的同时,我们还聚焦青年就业创业与事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团市委青少年发展与权益维护部部长曹龙云介绍,团市委联合金融机构推出“青创贷”,目前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2亿余元;开放运营池州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池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住宿、政策咨询等服务,目前累计入住112人次,近50名青年在池州找到心仪工作;开展“青创会客厅”活动30余场,定期收集青年企业家、创业者意见,交办至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完善… …
  “ 在家乡池州创业,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青阳县国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汪国丰对此深有体会。这位“85后”“新农人”,自2019年种植九华黄精以来,多次获得省级、市级创业补贴,并经团市委推荐参与相关培训,系统学习了九华黄精标准化种植等关键技术。如今,他的黄精种植基地面积突破1000余亩,“今年我还建成了现代化加工厂,即将推出九华黄精果脯、九华黄精茶等产品,预计年产值突破500万元。”汪国丰说。
  搭建平台,助力青年建功
  春运人潮中,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李雨珂格外醒目,今年是她第二年参与“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突破209小时。
  “家养土鸡,价格实惠、现捡现发……”在“皖点名唐”抖音直播间内,青年主播胡江涛正对着镜头认真讲解贵池区唐田土鸡蛋的溯源优势,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让这款农家土货销量实现数倍增长。
  去年暑假,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 —石台县仙寓镇团委兼职副书记汪文涛,顶着烈日走村入户,精心组织义诊活动,为老人们提供详尽的健康建议。
  …………
  从春运服务的站台到云端带货的直播间,从高校学子的社会实践到“青春合伙人”的基层治理,在池州共青团的引领下,池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存着新时代青年奋斗的足迹。“近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产业强市、乡村振兴、群众需求、基层建设等方面,创建多项工作载体,引领青年一线建功立业。”团市委副书记夏文军介绍。
  — —聚力产业强市,实施青年岗位建功产业强市专项行动,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引导组建35支奔“池”青年在一线青年突击队,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优创效。
  — —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青耘池州”乡村振兴直播助农项目,持续开展全年直播助农、探企活动、主播交流活动,截至目前, “青耘池州”公益直播助农70余场次,吸引超10万余人次观看。
  — —聚焦群众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各具特色、覆盖广泛、活动经常的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注册青年志愿者9.3万余名,累计志愿时长33万小时。
  — —围绕基层建设,接续开展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委副书记工作,全市累计聘任276名大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基层治理。
  在乡村振兴的田野、文明实践的街头、基层治理的一线,池州正以“青春合伙人”模式,吸引青年“奔池”奋斗。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在池州播种理想,用汗水浇灌青春,用奋斗书写韶华。
  展望未来,团市委将以更富创意的举措、更有温度的服务、更加过硬的作风,推动青年与池州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活力迸发、相互成就”。“我们期待更多青年在池州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青春与池州共闪耀。”团市委副书记蒋业健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